三個半鐘燉湯法

三個半鐘燉湯法
又名:3.5小時燉湯法、三點五小時燉湯法、三個半小時燉湯法、210分鐘燉湯法

大部份保健湯水都可以採用我們倡議的「三個半鐘燉湯法」 (除了 SP-528 龜甲祛熱毒湯、SP-537 龜鹿二仙湯之外)

藥材主料的預先處理方法:乾身的藥材需要以清水(室温)浸泡約30分鐘 (最短浸泡 20 分鐘,最長 45 分鐘),而濕身帶糖份的藥材只需要以清水簡單沖洗一下。浸泡的作用,第一要沖洗藥材表面上的灰塵及污物,第二要潤澤透徹整體藥材片,可使煲煮時藥材能夠透徹出味,同時可以減短煲煮時間。注意那些浸泡或沖洗後的水是無用的,切記不要放入湯煲內。

【獨食量】適合 1 至 2 人食用,成湯後約有 2 碗湯水,建議初始用水約 2.5 碗;
【孖寶量】適合 2 至 3 人食用,成湯後約有 4 碗湯水,建議初始用水約 5 碗;
【家庭量】適合 4 至 5 人食用,成湯後約有 7 碗湯水,建議初始用水約 8.5 碗。
註明:一般飯碗為容量標準;成湯後份量不計算湯渣。

實際水容量計算:一隻飯碗約 280毫升 (0.28升)。2碗=0.56升;4碗=1.12升;7碗=1.96升;8碗=2.24升;13碗=3.64升。
建議初始用水的計算量以淨煲藥膳湯包中的藥材主料之後的味道為標準。當只添加少許增加味道的輔助配料,仍然可以按此標準。
若增加味道的輔助配料十分多,保持原本的建議初始用水來煲後的味道可能會過濃,可以嘗試多準備一半份量的初始用水。

使用傳統明火或電熱的燉湯煮具處理湯水:先將適當的清水份量煮沸後注入燉具,將所有藥材湯料,包括藥膳湯包中的主要藥材料,及增加味道的輔助配料,同時下燉湯煮具,先用大火力燉約 30 分鐘,然後改為文火繼續餘下的時間 (即 3 小時 ),全程總共燉 3 小時 30 分鐘 (即 210 分鐘),熄火成湯。

一般增加味道的輔助配料都可以仍舊按「三個半鐘燉湯法」。如下:
肉類:如豬廋肉、豬腱、排骨、雞肉、烏雞、雞蛋(剝蛋殼)、鵪鶉等;
蔬菜類:如粟米、紅蘿蔔、粉葛、薯仔、洋蔥等;
水果類:如蘋果、木瓜等;
菇類:雪耳、猴頭菇、冬姑;
豆類:如腰果、黃豆等;
而比較困難煮熟或不容易出味的輔助配料,如大豬骨、鹿筋等等,改文火後繼續煲煮的時間要加長,大約加長至 4 小時或更久,視乎各種輔助配料的特性。

註明1:「三個半鐘燉湯法」必須先預先處理藥材主料,否則不能達成效果。
註明2:一般湯包的煲煮時間及所有藥材湯料(主、配料)下熱水來煲的先後次序都差不多,除非有特別註明者例外。請參閱每個湯包的指示說明,或參考本網站中各款保健湯水的詳細資料。
註明3:由於不同品種的明火或電熱的燉湯煮具所蒸發走的水份都各異,初次燉湯時,大家務必先按以上建議預備用水量嘗試,首次得知結果後,按經驗在第二次時便可調整預備用水量。